
新京報訊 王剛主持的《天下收藏》欄目近日“砸”出爭議。有專家觀看首博展出的部分所砸贗品后,公開質疑“大多是真品,且不乏珍品”。昨日,北京市文物局委托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的4位專家,對展出的40件被砸贗品進行了鑒定,專家一致認為這些確為現代仿品。
“玉器專家”稱被砸瓷器為真品
在北京電視臺《天下收藏》欄目中,如經在場專家鑒定持寶人的瓷器為假,在雙方簽署完協議后,主持人王剛會揮起紫金錘將“贗品”砸碎。
今年5月,首都博物館和《天下收藏》欄目組聯合舉辦《“假”如這樣——真“假”藏品對比展》,從被砸掉的300多件“贗品”瓷器中選擇了約40件,同首博提供的40余件(套)瓷器真品放在一起展覽,意為展示贗品與真品的差別,警醒文物愛好者謹慎收藏。
但近日,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主任姚政在觀展后,公開質疑“王剛砸的不是贗品,而是真品。” 他說,已先后組織了五六批、共30多名專家到首都博物館看這些所謂的“贗品”,大家都覺得有問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學術委員會文物鑒定專業委員會主任寧玉新則稱,“贗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真品,而且三成都是珍品。
一時間,“王剛鑒寶錯砸文物”等質疑引發網絡熱議。
4位專家稱絕非“九成以上為真品”
昨日下午,“北京發布”微博發布消息稱:近日,有網民質疑王剛在北京電視臺“鑒寶”節目中把真文物當成假的砸了。北京市文物局對此事高度重視,立即請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的專家前往鑒定。經對砸了的文物殘品鑒定,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北京市文物局表示歡迎廣大網民監督。
當日下午,4名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張如蘭、王春誠、馬希桂、李宗揚受市文物局委托來到首博,對展出的40件被砸贗品進行一一鑒定。
一名從事文博工作近四十年的專家表示,在文物鑒定上存在學術的爭論和個人看法,并不是說是絕對統一的,也是正常現象。通過對首博展出的被砸贗品進行各種對比和鑒定,參與鑒定的4位專家一致認為這些確為贗品,絕非“九成以上為真品”。
■ 對話
【正方】 “贗品中高仿和低劣品都有”
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張如蘭表示,做文物收藏一定要了解其中文化
記者:這些被砸贗品的鑒定是否復雜?是否有特別難鑒定的?
張如蘭:我們已經從事這項工作近40年,在我們看來沒有特別難鑒定的。我們覺得文物的鑒定除了個人學識和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還要與時俱進,對現在市場的仿品要有所了解。比如去景德鎮制作高仿品的地方看看,自然就能多些了解。另外,這次是真品和贗品一起展出,只要對比兩件東西,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不一樣的地方。
記者:這些贗品中是高仿的多還是低劣的多?
張如蘭:什么情況都有。
記者:你也參加過《天下收藏》,現在有人說節目中所砸的贗品都是事先從潘家園等舊貨市場買的假貨。
張如蘭:這個得問節目組,我沒看見,也不清楚。
記者:你對收藏愛好者有何建議?
張如蘭:建議收藏愛好者多到博物館看看實物,多看看博物館出的書,加深理論知識,做文物收藏一定要了解其中的文化。大家在收藏中還要把好自己的錢袋,不要只聽別人介紹,一定要自己多了解再去收藏。
【反方】 姚政:希望用儀器鑒定
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主任表示,應由第三方重新鑒定
新京報:對于這次的鑒定結果,你是否認可?
姚政:肯定是不認可。首先,當我們對這次展覽的主辦單位提出質疑后,就應該找一個其他機構或上級機構重新來鑒定。現在你自己又去鑒定一次,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這就是不合理的。
第二,這些專家是目測還是儀器鑒定的?如果是使用儀器鑒定的,請公布一下用的什么儀器;如果是靠眼學鑒定,為什么不能用儀器呢?我們在鑒定的過程中一直提倡眼學與科技結合。
第三,在司法部專有鑒定瓷器的微痕技術。如果把司法鑒定的證書和結論往外一公布,我們也服氣。
新京報:你認為高仿藝術品也是有價值的,甚至不輸于文物的價值,是這樣嗎?
姚政:有很多地方做所謂的贗品,其實是工藝品。如果只要是現代做的就該消滅,那是不是現代字畫都該燒掉?其實在很多所謂的造假基地,很多人不服氣,說我們不是造假基地,我們就是做工藝品,因為社會需要這些東西。
新京報: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目前民間收藏的瓷器數量很多,被認可的并不多。因此在此前的討論中也提到了“為民間收藏的瓷器正名”的說法。
姚政:這不是很重要的一點,不過這里也牽涉到一點,就是民間究竟真東西多還是假東西多。我們幾千年的歷史,老祖宗做了多少東西,簡直是天文數字,但全民搞收藏只有十來年。全國現在說的好像有多少個造假基地,就算你再怎么造假,把全國所謂的十來個造假基地都算上,它總共能造多少?因此如果從數量上說,老東西遠多于高仿品。
新京報:會不會有相當數量的民間藏家,把藏品的增值或高額獲利作為收藏的主要目的呢?
姚政:其實電視節目中藏品的估價和交易在國家文物局是明令禁止的,恰恰有的節目我行我素。確實有一批人希望通過收藏投資或投機,希望借此變現,因此期望值特別高。
新京報:除了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收藏委員會主任一職,你還有什么職務?聽說你經營鑒定儀器?
姚政:我收的瓷器要遠多過玉器,我的職務與經營鑒定儀器毫無關系。我原來在出版社,現在我是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副會長,中藏網總裁。
■ 個案
參與鑒定的專家張如蘭稱,從這兩件的對比就能看出真假,真品胎釉結合緊密,白釉比較沉穩,仿品的白釉則比較浮。
據她介紹,乾隆時期是粉彩發展最高峰的時候,粉彩當中加有玻璃白,這樣粉彩做出來會比較柔和。乾隆時期所做的官窯都有一定的制式,在圖案設計和所用材料上均有嚴格要求。但從仿品可以看出,其粉彩花繪畫得很薄,底下沒有施玻璃白。
張如蘭說,從胎底看,通過鏡子的反光也能看到仿品的胎很粗糙,仿品上的花繪既不寫實也不靈活,看著很散,特別是面畫上的蝴蝶顯得太死板,任何乾隆時期的官窯上的蝴蝶都表現得很靈活。(來源:新京報)
http://www.viphb.cn/uploadfile/2012/0823/thumb_150_105_2012082307315562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