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眾的“小巷總理”
--記延吉市公園街道恒潤社區黨總支書記尹勤茂
2020-09-23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尹勤茂,55歲,一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投入到社區工作一干就是十幾年,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黨員干部的真誠,用自己的兢兢業業得到了轄區群眾認可。他憑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公正無私的辦事原則和高尚的人格魄力,在廣大人民群眾中豎立起了一個心系群眾的共產黨員良好形象。





一、背景
恒潤社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社區,一個社區猶如一個大家庭,做好民族團結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巷總理”這個權利不大、管事不少的崗位,則是這一大家庭中的當家人,當好這個當家人需要具備運動員的體魄、律師的口才、宰相的肚量,做到既“接地氣”又“接天線”。
“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這是尹勤茂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作為社區書記,他把群眾利益放在心頭,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贏得了社區群眾的齊聲點贊。他奮戰在一線,默默奉獻、無怨無悔,植根于群眾,敢說敢干、無私無畏,在任何時候都是社區的主心骨。他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傾心盡力為居民服務,主動采集居民意見建議,傾聽居民困難訴求,不斷提高社區居民對于社區建設的參與度,在為群眾辦事中,著力解決社區居民身邊的急事、難事,將群眾緊緊團結起來,帶動基層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二、做法
(一)加強理論修養 不斷創新工作方法
作為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黨員干部。只有不斷的學習、提高。才能勝任本職工作。尹勤茂總能嚴格的要求自己。在2020年疫情防控戰中,排查量巨大與工作人員不足的矛盾愈加凸顯,為更快更準的摸清回延人員的底數狀況,更精更細做好回延人員的隨訪監控,尹勤茂結合恒潤社區自身實際探索出“AB組交叉工作法”2.0版本,防與控雙管齊下、標本兼治。他有限的社區工作人員進行了科學分配,劃分成了四個工作組,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力爭不拖全街信息摸排后腿,又不落一條漏網之魚。”做到“一人一檔、每日聯系、定期監測”,機動調度組則根據排查隨訪的情況隨時調配,及時查漏補缺,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不錯一條”。
自去年上半年開始,恒潤社區組織黨員志愿者隊伍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自2019年4月公園街道恒潤社區開始在轄區試行“文明銀行”志愿服務積分制模式以來,根據轄內老齡化嚴重的實際情況,通過讓50至70歲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志愿者,為70歲以上、行動不便的中齡老人及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全力打造“文明銀行”“以小老養老老,以老助老”的居家養老志愿服務新模式,即“低齡時自愿提供服務、高齡時優先享受服務”的接力式志愿服務模式,激發志愿服務動力。
如今,志愿者服務隊每月至少開展2-3次志愿活動,每逢節假日都有志愿者隊伍為社區需要幫助的空巢、獨居、困難老人開展醫療、清掃、慰問等志愿服務。社區書記尹勤茂表示,社區通過組織招募轄區內退休居民組成以老養老志愿者服務隊,在轄區范圍內為社區年老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務,全力打造“文明銀行”志愿服務積分制模式,以低齡老人為志愿服務主體,讓他們老有所為,緩解高齡老人生活不便和生活寡淡的困境,讓高齡老人老有所依,讓大家老有所樂,這種志愿服務模式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好評。
(二)貫徹民族團結 不斷提升自己
尹勤茂同志政治立場堅定,具有較高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甘為公仆,始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各項工作,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他在基層社區工作中勇于開拓,刻苦鉆研,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
他結合文明城市創建,開展移風易俗活動,恒潤社區先后整治背街小巷十余條,鏟除牛皮癬小廣告2000多處,清理街區死角死面20多處。有效實施了社區的綠化、凈化、美化、亮化等工程,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同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組建了十余個社區文明實踐志愿者服務隊、相繼開展了評選社區“創城文明”之星、最美家庭評選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工作。增進了社區居民感情的交流。
在尹勤茂的帶領和組織下,社區定期舉辦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科普教育等各類講座,深入開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文明好兒媳”“文明好公婆”等系列評選活動,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用身邊的好人好事教育影響身邊的人,鼓舞社區居民投身到精神文明創建中去,涵養文明新風,逐步構建起“家園美,精神更美”的社區文明新風,讓社區居民的幸福感明顯提升、獲得感不斷提高。
(三)扎實本職工作 不斷完善自己
尹勤茂在日常生活中,始終注重提升自身的黨性修養,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他常說:說十遍不如做一遍,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桿秤。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單位里和工作中處處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響人、帶動人。為了更好地維護民族團結,更好地服務好社區各民族居民群眾,作為恒潤社區黨總支書記,尹勤茂始終把社區的民族團結工作牢記在心,把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人生信條。他雖是一名普通社區書記 ,但在群眾工中還是一名“金牌”翻譯,群眾心里的“貼心人”。恒潤社區朝鮮族占居民總數的62.5%,為了做好這部分人的工作,他帶頭學朝語,講朝語,一口標準的朝語時常讓人錯認為是朝鮮族的社區書記。逢年過節,他總是不忘貧困群眾。為轄區低保殘疾戶、少數民族貧困戶送去大米、食用油、面粉等生活用品,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幫助和關心。
尹勤茂所在的恒潤社區孤寡老人比較多,每年端午節,為了讓各族老人都能吃上粽子,他帶著所有的社區工作人員,親自包粽子和老人們一起過節,一位朝鮮族老人激動地說:“雖然這個節日兒女不在我們身邊,但吃了書記和大家包的粽子,我們也算過節了”
三、成效
扶老攜幼、愛心傾注,在平凡的崗位上,尹勤茂總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各民族間的真情大愛,不論嚴寒酷暑,他總是這樣執著的堅持著、堅守著,這讓他成了社區群眾的貼心人、暖心人。
面對社會老齡化趨勢,尹勤茂率先建立“道德講堂”,定期開展黨章憲法學習、健康講座、道德講習等活動,充分滿足了老人們的多樣化需求。他還成立了社區朝漢一家親小分隊,定期組織志愿者開展結對幫扶、走訪慰問、集中讀報會、免費體檢和上門義診等活動,發放“愛心服務卡”,轄區民族團結的氛圍進一步濃厚。他是這樣教育社區工作人員的,作為一名社區干部,一定要時刻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只有這樣才能不愧對那份工資和那份期盼。
多年來,恒潤社區在尹勤茂的帶領下,先后榮獲“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尹勤茂個人先后被評為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群眾滿意不滿意是社區工作的評判標準,那些看起來柴米油鹽的小事,往往是群眾最關心的。尹勤茂認為“小巷總理”雖級別不高卻責任重大,肩負的是社區長遠發展的責任、面對是社區的東家常李家短,必須要全力以赴、兢兢業業,才能不愧黨和政府的托付、不辜負群眾的期盼。因此,他將更多精力、更多資源投入到為群眾服務中,敢于開拓工作的新局面,敢于在復雜的環境中找出路,善于調和各種矛盾糾紛,切實提升社區自治、法治、德治水平,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小事做好、做到位,用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凝聚成社區建設堅實的力量。尹勤茂為民辦實事,用心、用情、用實干的工作激情書寫著一個共產黨員的人生詩篇。






一、背景
恒潤社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社區,一個社區猶如一個大家庭,做好民族團結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巷總理”這個權利不大、管事不少的崗位,則是這一大家庭中的當家人,當好這個當家人需要具備運動員的體魄、律師的口才、宰相的肚量,做到既“接地氣”又“接天線”。
“干部工作做得好不好,群眾說了算!”這是尹勤茂常掛嘴邊的一句話。作為社區書記,他把群眾利益放在心頭,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贏得了社區群眾的齊聲點贊。他奮戰在一線,默默奉獻、無怨無悔,植根于群眾,敢說敢干、無私無畏,在任何時候都是社區的主心骨。他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傾心盡力為居民服務,主動采集居民意見建議,傾聽居民困難訴求,不斷提高社區居民對于社區建設的參與度,在為群眾辦事中,著力解決社區居民身邊的急事、難事,將群眾緊緊團結起來,帶動基層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二、做法
(一)加強理論修養 不斷創新工作方法
作為新時期、新形勢下的黨員干部。只有不斷的學習、提高。才能勝任本職工作。尹勤茂總能嚴格的要求自己。在2020年疫情防控戰中,排查量巨大與工作人員不足的矛盾愈加凸顯,為更快更準的摸清回延人員的底數狀況,更精更細做好回延人員的隨訪監控,尹勤茂結合恒潤社區自身實際探索出“AB組交叉工作法”2.0版本,防與控雙管齊下、標本兼治。他有限的社區工作人員進行了科學分配,劃分成了四個工作組,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力爭不拖全街信息摸排后腿,又不落一條漏網之魚。”做到“一人一檔、每日聯系、定期監測”,機動調度組則根據排查隨訪的情況隨時調配,及時查漏補缺,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不錯一條”。
自去年上半年開始,恒潤社區組織黨員志愿者隊伍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自2019年4月公園街道恒潤社區開始在轄區試行“文明銀行”志愿服務積分制模式以來,根據轄內老齡化嚴重的實際情況,通過讓50至70歲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志愿者,為70歲以上、行動不便的中齡老人及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全力打造“文明銀行”“以小老養老老,以老助老”的居家養老志愿服務新模式,即“低齡時自愿提供服務、高齡時優先享受服務”的接力式志愿服務模式,激發志愿服務動力。
如今,志愿者服務隊每月至少開展2-3次志愿活動,每逢節假日都有志愿者隊伍為社區需要幫助的空巢、獨居、困難老人開展醫療、清掃、慰問等志愿服務。社區書記尹勤茂表示,社區通過組織招募轄區內退休居民組成以老養老志愿者服務隊,在轄區范圍內為社區年老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務,全力打造“文明銀行”志愿服務積分制模式,以低齡老人為志愿服務主體,讓他們老有所為,緩解高齡老人生活不便和生活寡淡的困境,讓高齡老人老有所依,讓大家老有所樂,這種志愿服務模式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好評。
(二)貫徹民族團結 不斷提升自己
尹勤茂同志政治立場堅定,具有較高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甘為公仆,始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各項工作,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他在基層社區工作中勇于開拓,刻苦鉆研,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
他結合文明城市創建,開展移風易俗活動,恒潤社區先后整治背街小巷十余條,鏟除牛皮癬小廣告2000多處,清理街區死角死面20多處。有效實施了社區的綠化、凈化、美化、亮化等工程,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同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標,組建了十余個社區文明實踐志愿者服務隊、相繼開展了評選社區“創城文明”之星、最美家庭評選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工作。增進了社區居民感情的交流。
在尹勤茂的帶領和組織下,社區定期舉辦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科普教育等各類講座,深入開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文明好兒媳”“文明好公婆”等系列評選活動,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用身邊的好人好事教育影響身邊的人,鼓舞社區居民投身到精神文明創建中去,涵養文明新風,逐步構建起“家園美,精神更美”的社區文明新風,讓社區居民的幸福感明顯提升、獲得感不斷提高。
(三)扎實本職工作 不斷完善自己
尹勤茂在日常生活中,始終注重提升自身的黨性修養,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他常說:說十遍不如做一遍,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桿秤。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單位里和工作中處處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響人、帶動人。為了更好地維護民族團結,更好地服務好社區各民族居民群眾,作為恒潤社區黨總支書記,尹勤茂始終把社區的民族團結工作牢記在心,把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人生信條。他雖是一名普通社區書記 ,但在群眾工中還是一名“金牌”翻譯,群眾心里的“貼心人”。恒潤社區朝鮮族占居民總數的62.5%,為了做好這部分人的工作,他帶頭學朝語,講朝語,一口標準的朝語時常讓人錯認為是朝鮮族的社區書記。逢年過節,他總是不忘貧困群眾。為轄區低保殘疾戶、少數民族貧困戶送去大米、食用油、面粉等生活用品,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幫助和關心。
尹勤茂所在的恒潤社區孤寡老人比較多,每年端午節,為了讓各族老人都能吃上粽子,他帶著所有的社區工作人員,親自包粽子和老人們一起過節,一位朝鮮族老人激動地說:“雖然這個節日兒女不在我們身邊,但吃了書記和大家包的粽子,我們也算過節了”
三、成效
扶老攜幼、愛心傾注,在平凡的崗位上,尹勤茂總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各民族間的真情大愛,不論嚴寒酷暑,他總是這樣執著的堅持著、堅守著,這讓他成了社區群眾的貼心人、暖心人。
面對社會老齡化趨勢,尹勤茂率先建立“道德講堂”,定期開展黨章憲法學習、健康講座、道德講習等活動,充分滿足了老人們的多樣化需求。他還成立了社區朝漢一家親小分隊,定期組織志愿者開展結對幫扶、走訪慰問、集中讀報會、免費體檢和上門義診等活動,發放“愛心服務卡”,轄區民族團結的氛圍進一步濃厚。他是這樣教育社區工作人員的,作為一名社區干部,一定要時刻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只有這樣才能不愧對那份工資和那份期盼。
多年來,恒潤社區在尹勤茂的帶領下,先后榮獲“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尹勤茂個人先后被評為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群眾滿意不滿意是社區工作的評判標準,那些看起來柴米油鹽的小事,往往是群眾最關心的。尹勤茂認為“小巷總理”雖級別不高卻責任重大,肩負的是社區長遠發展的責任、面對是社區的東家常李家短,必須要全力以赴、兢兢業業,才能不愧黨和政府的托付、不辜負群眾的期盼。因此,他將更多精力、更多資源投入到為群眾服務中,敢于開拓工作的新局面,敢于在復雜的環境中找出路,善于調和各種矛盾糾紛,切實提升社區自治、法治、德治水平,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小事做好、做到位,用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凝聚成社區建設堅實的力量。尹勤茂為民辦實事,用心、用情、用實干的工作激情書寫著一個共產黨員的人生詩篇。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中國報道】脫貧攻堅,精準施策精準發力 中國報道訊(通訊員韓龍玉)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吹響以來,吉林省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落實省 ...
- 【中國報道】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加快改善環境質量 中國報道訊(通訊員韓龍玉)為規范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建立企業生態環保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促進企業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自《 ...
- 【吉林政府網】延吉市:多措并舉力促返鄉創業 近年來,延吉市不斷創新人才工作思路,以平臺優勢、政策優勢、保障優勢厚植創新創業沃土,著力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拉動返鄉創業新引擎。 ...
- 【新華網】延吉:擦亮“流動名片” 提升“創城速度” 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最直觀體現。延吉市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延吉市交通運輸系統積極響應、廣泛動員,多措并舉推進 ...
- 【中國報道】狠抓生態建設,助力文明創城 中國報道訊(通訊員韓龍玉)自吉林省延吉市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延吉市分局把創城工作當成生態環境建設成就的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