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聚士氣疫情面前勇擔當---延吉市建工街道“兩新”組織延邊藍天愛心協會抗擊疫情
2022-04-06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于平穩,延吉市按下“重啟鍵”,穩步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今天的成果,背后是無數抗“疫”者的默默付出,延邊“藍天”志愿者們就是“最美逆行者”的縮影。自疫情發生以來,建工街道“兩新”組織延邊藍天愛心協會,積極響應街道黨工委號令,以黨建引領聚士氣,動員協會志愿者捐款捐物,組建志愿服務隊,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




聞“令”而動,迅速集結,匯聚“藍天”力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行動就是擔當。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協會火速行動,第一時間在會員微信群轉發延吉市疫情防控相關通知,線上召開黨支部和協會班子成員會議,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明確分工,安排布置抗“疫”工作,動員志愿者積極響應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不到一天時間就組建了120余人的志愿服務隊,并成立黨員先鋒隊,聽命出征,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率先垂范,勇于擔當,沖在防控“疫”線。作為協會黨支部書記、負責人的俄麗杰,更是以身作則,率先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制定實施方案、采購物資、入戶排查“敲門行動”、卡口值守、核酸檢測……連續奮戰,身穿防護服爬樓悶得喘不過氣,全身衣服被汗水浸透,取下防護口罩,臉上滿是印痕,累的腿都抬不起來……她全然不顧,用勇毅和擔當去堅守。“俄書記,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您盡管下任務吧!”,黨員李思偉第一時間報到,每天準時出現在核酸檢測現場;入黨積極分子丁守良入戶排查、核酸檢測、樓宇消殺,一刻不停。居家隔離的李影勇挑后勤資源調配重擔;退伍軍人張宏斌主動請戰,展示離軍不離黨、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協會骨干張憲臣和他的組員們日夜值守在各管控卡口;金育竹帶著全家、動員親屬齊上陣,助力社區抗疫;志愿者張家寶克服腿疾等困難,始終堅守在小區管控卡口。靜態管控期間,部分群眾情緒不穩定,經常因出行受限而鬧情緒,志愿者們就耐心解釋,及時化解。居家隔離住戶垃圾需要清理了,志愿者就化身“保潔員”;居民家沒有蔬菜了,志愿者就又成為“采購員”;居民中藥吃沒了,志愿者就變身“跑腿”;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交費,志愿者又當起了“輔導員”。有些老年人行動不便,不能下樓做核酸,志愿者就和采樣員一起上門采集,既避免了人流集中,又為群眾排憂解難,為疫情防控和居民和諧交出滿意答卷。據不完全統計,協會共出動志愿者600人次,服務時長12000小時。正是許許多多的志愿者積極參戰,協助醫務、街道社區和下沉干部等抗“疫”力量,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守望家鄉,“疫”不容辭,傳遞“藍天”大愛。在協會發出疫情防控倡議后,得到志愿者們的熱情參與和積極支持。遠在外地的老黨員崔海峰以及金秋福、李亞飛,第一時間捐出善款助力延吉抗疫;集中隔離的黨員劉增勇,分別以自己公司、本人及家人名義捐款;來自教育、國企、民企等各行各業的會員們紛紛慷慨解囊;崔子恒、玄恩城、小石頭等學生小朋友也主動捐出壓歲錢,僅一天時間收到愛心善款1.5萬余元,火速為多個社區采購、捐贈牛奶、面包、礦泉水等價值7000余元慰問物資。在防疫物資有限的情況下,協會通過多渠道緊急采購防護服、鞋套、手套等防疫物資。同時,會員柳洋緊急協調四川企業,購進2萬只N95口罩,統一將價值6.5萬元的防疫物資捐獻給建工街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幕后“英雄 ”、后勤保障、心系一線的會員劉艷、王會影、韓淑丹,她們因為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無法親臨一線,但她們心里惦念著防疫一線的志愿者們,于是化身廚師,自費籌備食材,做各種口味的美食,讓防疫一線人員吃到了久違的可口飯菜,補充了體力,增強了體質,鼓足了干勁。
最是風雨見初心,最是危難顯擔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延邊藍天愛心協會的志愿者們把“最美逆行者”詮釋在實際行動中,把志愿者的責任和奉獻書寫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為延吉市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





聞“令”而動,迅速集結,匯聚“藍天”力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行動就是擔當。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協會火速行動,第一時間在會員微信群轉發延吉市疫情防控相關通知,線上召開黨支部和協會班子成員會議,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明確分工,安排布置抗“疫”工作,動員志愿者積極響應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不到一天時間就組建了120余人的志愿服務隊,并成立黨員先鋒隊,聽命出征,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率先垂范,勇于擔當,沖在防控“疫”線。作為協會黨支部書記、負責人的俄麗杰,更是以身作則,率先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制定實施方案、采購物資、入戶排查“敲門行動”、卡口值守、核酸檢測……連續奮戰,身穿防護服爬樓悶得喘不過氣,全身衣服被汗水浸透,取下防護口罩,臉上滿是印痕,累的腿都抬不起來……她全然不顧,用勇毅和擔當去堅守。“俄書記,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您盡管下任務吧!”,黨員李思偉第一時間報到,每天準時出現在核酸檢測現場;入黨積極分子丁守良入戶排查、核酸檢測、樓宇消殺,一刻不停。居家隔離的李影勇挑后勤資源調配重擔;退伍軍人張宏斌主動請戰,展示離軍不離黨、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協會骨干張憲臣和他的組員們日夜值守在各管控卡口;金育竹帶著全家、動員親屬齊上陣,助力社區抗疫;志愿者張家寶克服腿疾等困難,始終堅守在小區管控卡口。靜態管控期間,部分群眾情緒不穩定,經常因出行受限而鬧情緒,志愿者們就耐心解釋,及時化解。居家隔離住戶垃圾需要清理了,志愿者就化身“保潔員”;居民家沒有蔬菜了,志愿者就又成為“采購員”;居民中藥吃沒了,志愿者就變身“跑腿”;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交費,志愿者又當起了“輔導員”。有些老年人行動不便,不能下樓做核酸,志愿者就和采樣員一起上門采集,既避免了人流集中,又為群眾排憂解難,為疫情防控和居民和諧交出滿意答卷。據不完全統計,協會共出動志愿者600人次,服務時長12000小時。正是許許多多的志愿者積極參戰,協助醫務、街道社區和下沉干部等抗“疫”力量,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守望家鄉,“疫”不容辭,傳遞“藍天”大愛。在協會發出疫情防控倡議后,得到志愿者們的熱情參與和積極支持。遠在外地的老黨員崔海峰以及金秋福、李亞飛,第一時間捐出善款助力延吉抗疫;集中隔離的黨員劉增勇,分別以自己公司、本人及家人名義捐款;來自教育、國企、民企等各行各業的會員們紛紛慷慨解囊;崔子恒、玄恩城、小石頭等學生小朋友也主動捐出壓歲錢,僅一天時間收到愛心善款1.5萬余元,火速為多個社區采購、捐贈牛奶、面包、礦泉水等價值7000余元慰問物資。在防疫物資有限的情況下,協會通過多渠道緊急采購防護服、鞋套、手套等防疫物資。同時,會員柳洋緊急協調四川企業,購進2萬只N95口罩,統一將價值6.5萬元的防疫物資捐獻給建工街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幕后“英雄 ”、后勤保障、心系一線的會員劉艷、王會影、韓淑丹,她們因為照顧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無法親臨一線,但她們心里惦念著防疫一線的志愿者們,于是化身廚師,自費籌備食材,做各種口味的美食,讓防疫一線人員吃到了久違的可口飯菜,補充了體力,增強了體質,鼓足了干勁。
最是風雨見初心,最是危難顯擔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延邊藍天愛心協會的志愿者們把“最美逆行者”詮釋在實際行動中,把志愿者的責任和奉獻書寫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為延吉市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人民網】延吉:始終保持“超長待機”的“衛健人” 之前實在太忙,況且苦的是一線的作戰員,我們沒啥可講的。見面第一句,延吉市衛健局副局長陳毓婷不好意思地說。延吉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 ...
- 【中企聯合網】延吉企業戰“疫”記 ...
- 【央視·回家吃飯】延吉——辣味 燒烤 還有串串 ...
- 【中國青年報】延吉打造“青年活力型”城市 在北京上學和工作10年后,吳振宇辭掉待遇優厚的工作,回到家鄉吉林省延吉市創業。和他一起從一線城市回到延吉的3位同鄉,成了他的創業 ...
- 【國際在線】延吉入選“國家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設城市” 國際在線吉林頻道消息: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優化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