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農村危房兩年內全部改造完畢
10月29日,我州召開全州農村危房改造暨民生公寓建設工作會議,交流經驗,落實任務,動員全州上下進一步關心、支持和參與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省委常委、州委書記張安順,州委、州政府、州政協有關負責人,各縣市委書記及分管縣長、市長,州直機關相關部門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
與會人員觀看了專題片《我州農村危房改造的新探索》。副州長趙龍虎宣讀了《關于加快全州農村危房改造,集中搞好農村民生公寓建設的指導意見》。汪清縣負責人作經驗交流;州農委、州民政局、州住建局負責人作表態發言。
州住建局負責人表示,2013年,省下達給我州的農村危房改造計劃任務是11540戶,改造任務位列全省第二。截至目前,全州已開工15293戶,完成年度改造任務的133%。州住建局將按照《關于加快全州農村危房改造集中搞好農村民生公寓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在兩年內將現有農村危房30781戶全部改造完畢。
張安順:努力打造延邊新農村建設升級版
10月29日,省委常委、州委書記張安順在全州農村危房改造暨民生公寓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農村危房改造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緊密結合起來,全力以赴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努力打造延邊新農村建設升級版。
張安順指出,我州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已經進入攻堅階段,改造任務重、要求高、難度大,必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集中力量加以推進。解決經濟最困難、住房最危險的農戶住房需求,是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基本方向、基本任務,也是判斷改造情況的重要標準。農村危房改造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不能搞 “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各縣市、各部門一定要把改造“最困難、最危險”住房作為重中之重,當作硬任務、硬要求,摸清底數、查實情況、完善檔案,優先加以解決。
張安順強調,民生公寓是城市廉租房在農村的延伸,也是我州的創新之舉。通過建設民生公寓,讓一些改造不了、改造不起的特困群眾走出危舊房、免費住公寓,這也是解決危房改造難題的有效途徑。這些年,組織部門建設的黨愛公寓,解決了部分貧困黨員和特困群眾住房問題,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為這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借鑒。各縣市要認真總結,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科學選址,合理建設。民生公寓不僅要改善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也要解決好公寓居住農戶的最低生活保障問題,讓他們住得舒心、生活得好。民生公寓要采取集體建設、集體所有、統一管理、周轉使用的辦法,建設是重點,管理更重要。對后續管理,比如誰來管、怎么管、誰來住等一系列問題要抓緊研究,各縣市和鄉鎮要大膽探索,對于一些好的辦法,要及時推廣。民生公寓分配要嚴格履行程序,準確界定入住對象,全程張榜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嚴防優親厚友等現象的發生,確保公平、公正、公開。
統建民生公寓 為特困群眾安家
目前,在全州各地對五保戶、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貧困傷殘人和孤寡老人等這一特殊群體危房改造的探索中,比較成功的做法就是集中建設連體、連排房,被稱為民生公寓。集中建設農村民生公寓,就是在黨委、政府主導下,以鎮或村為單位,采取“集中居住,統一管理,分戶生活”模式,統一建設以連體、連排房為重點的民生公寓,提供給貧困戶居住,幫助他們改善居住和生活條件。
★誰來組織建?
——黨委政府牽頭,主導組織建設
農村危房改造主要靠政策,實施主體是農民,而民生公寓的入住對象主要是依靠政策扶持無法進行危房改造的弱勢群體或特殊群體,必須依靠黨和政府,由黨委和政府主導。各級黨委、政府都建立健全黨委統籌,各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格局,加強了對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機構,制訂了具體的工作實施細則,以非常力度、非常措施、非常政策推進農村危房改造,讓無力改造的貧困群眾乘上了全州經濟發展“快車”,享受我州經濟增長“紅利”。
★錢從哪里籌?
——整合社會資源,多元籌措資金
全州各地整合引導各類社會資源,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捆綁使用可利用的政策,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投入到民生公寓建設,發揮最大社會效益。籌措資金渠道主要有六種:一是統籌捆綁使用政策和資金,二是靈活運用危房改造專項資金,三是依靠能人反哺家鄉建設,四是依托村集體力量建設,五是鼓勵和引導社會資助,六是突破危房改造政策“瓶頸”。
★地從哪里來?
——統一調劑土地,節約集約使用
集中建設農村民生公寓需要成片的建設用地,目前鄉鎮政府所在地空閑宅基地很少,而跨村調劑宅基地又存在政策瓶徑,目前各地的公寓建設用地幾乎都是由村集體負責統一調劑,把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農民上交的宅基地等存量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調劑作為公寓建設用地。如敦化市保安村、和龍市五明村、龍井市仁化村、安圖縣北山新村等村的連體房建設用地,都是由村集體統一調劑的;汪清縣百草溝鎮的民政小區和優撫小區的土地則是由鎮政府出資購買的。
★建后怎么管?
——抓實后續管理,規范產權交易
一是專人管理。各地積極研究民生公寓的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相應工作機制,明確專人負責管理。二是確定產權。三是規范交易。各地對公寓的交易和流轉進行了規范,對產權歸鎮或村集體的公寓,明確規定入住戶必須是農村貧困戶,只能在農村貧困戶之間流轉。對歸產權歸個人的公寓,個別地方也進行了規范。如汪清縣百草溝鎮對優撫小區的交易進行規范,房屋定向、定價,嚴格限制交易條件,只能在優撫對象之間交易,并對價格進行限定。
鼓勵農民進城居住 支持集中連片改造
根據國家、省農村危房改造的相關政策,針對我州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面臨的新情況和新要求,順應農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就下一步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州委、州政府于日前出臺了《關于加快全州農村危房改造,集中搞好農村民生公寓建設的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鼓勵有進城(鎮)愿望和條件的危房戶進城購房,按要求拆除原有危房的,可以享受危房改造政策補貼。農民進城(鎮)后,固化其土地收益權,現行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依附于土地的各項收益歸承包人所有,繼續享受原農村集體經濟收益權,而且在創業就業、文化教育等方面,與城鎮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有條件的城中村、近郊村按照縣市城鄉建設規劃的要求,進行整體改造,可以比照享受棚戶區改造、特色城鎮化建設等相關政策,縣市政府在項目建設收費上要給予優惠。建成后納入城鎮社區管理。
支持有條件的區域集中連片改造。對于分布散落、空心房和危舊房較多、改造價值不大或擬撤并的村屯,要向交通便利、產業活躍的鄉鎮所在地和中心村集中,統一規劃,集中連片改造。對處于地質災害地區危房改造,要整村選址重建。對轄區內國有林業、工礦系統的危舊房、棚戶區改造要統籌規劃,統一政策,協調運作。
針對民生公寓建設,《意見》指出,農村民生公寓,就是在黨委、政府主導下,以鎮或村為單位,采取“集中居住,統一管理,分戶生活”模式,與城鎮化建設和居家養老設施建設結合起來,統一建設連體、連排房,提供給生產、生活能力較弱,卻有自理能力的五保戶、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貧困傷殘人和孤寡老人等居住,幫助他們改善居住和生活條件,也可適當引導不是貧困戶的城鎮和農村的空巢老人有償居住。要配套建好相關設施,做好綠化、亮化、美化,完善后續管理。
http://www.viphb.cn/uploadfile/2013/1030/thumb_150_105_2013103001584134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