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稱呼禁令能否換來“同志”回歸? |
稱呼禁令能否換來“同志”回歸? |
2014-05-2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任會斌周慧敏段續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新華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任會斌、周慧敏、段續)老大、老板、哥們、兄弟……一個個江湖習氣十足的稱呼,時下在一些黨員干部中盛行,破壞了黨內民主,損害了黨和政府、干部的形象。
針對這種不良習氣,近日廣東省紀委發出通知,重申嚴禁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之間使用庸俗稱呼。一些人指出,小小稱呼關乎黨風政風,這一糾偏舉措有益于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回歸。
三令五申屢難禁
廣東省紀委發出的通知稱,當前廣東省部分黨員干部受官僚主義、宗派主義、“江湖習氣”等不良風氣的影響,把同事、同志間的稱呼庸俗化,與黨的宗旨和人民政府的性質極不相稱。
實際上,多年來,黨對干部稱謂問題一直非常重視。早在1965年中央就發出《關于黨內同志之間的稱呼問題的通知》,要求“今后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互稱同志”;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再次強調,“黨內一律互稱同志,不要叫官銜”;2003年以來,各級黨委也以多種方式重申這一要求,而且不使用具有官僚主義等色彩的稱呼,也是反“四風”應有之義。
然而,稱呼問題卻沒能引起一些黨員干部的警惕。記者在基層采訪時發現,不少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稱部門領導官銜或“老大”“老板”,干部之間稱兄道弟的現象也很常見。廣東出臺禁令后,有些人甚至認為是小題大做。
“密切聯系群眾,謙虛謹慎,是黨的優良作風。”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尹小俊說,“這些稱呼,無形中在黨員干部特別是上下級之間制造了隔閡,何況有些黨員干部平日聽慣了這些稱呼,也可能會變得虛榮或官僚,甚至專橫跋扈。”
一些干部感慨地說,革命時期在根據地,領導干部和黨員、群眾之間都互稱同志,或叫“老張”“老李”……平等而又親切。新中國成立后,一些人漸漸丟掉了好傳統,開始以職務相稱,如今“江湖稱號”又多了起來,“長此以往,對黨和國家貽害無窮”。
吉林大學廉政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王郅強教授說,這種現象屢禁不止,一方面折射出官僚主義、宗派主義等不良作風仍有土壤。另一方面,一些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可能感覺不這樣叫,怕對方覺得是對其不尊重,或者覺得在這樣的氛圍下,如果不跟風附和,會影響工作和發展。
小稱呼背后的大圈子
稱呼事小,卻反映著黨員干部的作風和權力觀、利益觀,關乎黨風政風。
東北師范大學教授金振邦說,一些黨政干部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等不良作風發展到極致,就容易滋生腐敗問題。“稱兄道弟的背后,實際潛藏的是一個個公權私用的腐敗圈子。”
一些與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接觸過的人回憶說,劉志軍平日與下屬稱兄道弟,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很講義氣”。只要是他認為“好”的“弟兄”就提拔,甚至連組織調查都免了。下屬在升遷調動上若有所求,劉志軍一般也給面子,“只要他答應的事兒,一般會幫到底”。
為開發商“兄弟”不遺余力,大開方便之門。去年被查的安徽黃山市原政法委書記汪建設平日與下屬和商人稱兄道弟,對地產開發商“兄弟們”關照備至。2001年至2012年間,汪建設先后利用職權為30多家房地產商提供各類幫助,從項目審批、承攬工程、征地拆遷,再到施工開業、驗收交房、證件辦理等,在房地產項目開發流程的各個環節一路“批條子”“打招呼”。
類似的例子近些年不少。金振邦說:“頂著‘老大’等帽子,一些腐敗干部儼然成了團伙頭目、幫派大哥,周圍的人為了牟取利益,也逢迎附和,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小“病”不治恐成大患
“糾偏利于治病”“有助于打通黨員干部之間的話語隔閡”……連日來,不少網友在痛斥不良現象的同時,也紛紛為廣東出臺禁令的做法點贊,對如何有效落實提出建議。
“好作風不僅要‘逼’出來,更要化為自身的行動準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政治部主任唐勇說,“黨員干部不論職務高低,都是平等的人民公仆,以‘同志’相稱是志同道合的體現,是平等、民主的保障,也能讓領導干部時刻頭腦清醒,嚴于律己,并自覺接受監督。”
一些干部和專家認為,切莫小看稱呼問題。以“同志”相稱,能讓領導干部真正融入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群眾的好作風。當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反對庸俗走樣稱呼,也應作為踐行群眾路線的一項重要內容,讓全國的黨員干部都行動起來,自覺抵制庸俗稱呼。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不好,下必戒之。”王郅強說,反對稱呼上的歪風,黨政機關領導要率先垂范。領導干部是稱呼的主要受眾和“消費者”,如果領導干部不反感庸俗走樣的稱呼,甚至好之樂之,這種不良現象就會一直有生存的土壤。
有專家指出,出臺禁令只是第一步,要想取得長期成效,還需進一步完善黨內民主和監督機制,這樣才能營造風清氣正的好氛圍,真正把權力關進籠子。
【本網責編 付亞男】
|
相關熱詞搜索:禁令 稱呼 同志 |
上一篇:領導干部,你有自己的“場”么? |
下一篇:看 山姆大叔如此偷窺世界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