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畏法度”是自由的底線 |
“畏法度”是自由的底線 |
2014-07-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江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近一兩個月,中央反腐大動作接二連三。繼蘇榮、令政策、杜善學、萬慶良落馬之后,日前新華社又公布了軍委前副主席徐才厚被開除黨籍移交檢察機關依法處理的消息。
不禁唏噓,這些落馬高官們身上曾經籠罩著那么耀眼的光環,但落馬之后,對他們牢獄生活的形容只有一樣:凄凄切切。
翻看這些年出事的貪官,發現他們大多具有貧寒的童年,奮進的青年,上進的壯年,和一個令人嘆息的悲慘晚年,這是多大的人生悲哀。曾位居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徐才厚,亦是如此。他出身本寒門,近三十歲的年紀仍是副指導員,最終成長為總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理應具備更強的拒腐防變能力,成為廉潔奉公、為國盡忠的榜樣。但是,他把黨、人民和軍隊賦予的權力,當成牟取私利的工具,最終走上了歧途。
想起一個故事。《明史·雜俎》記載:明太祖朱元璋一日早朝時突問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樂?”眾人各抒己見。有人說功成名就者最快樂,有人說金榜題名者最快樂,有人說高官厚祿者最快樂,有人說富甲天下者最快樂……答案五花八門,莫衷一是。朱元璋聽著這些回答連連搖頭,不以為意。此時一個名叫萬鋼的大臣意味深長地說:“臣以為,畏法度者最快樂。”此言一出,眾皆愕然。朱元璋連連點頭,稱其見解“甚獨”。
萬鋼的回答,稱得上是真知灼見。所謂“畏法度”,是指敬畏法律而守法,熟知法律而守矩,避免法律懲罰而不越雷池。個中道理十分淺顯,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心里踏實坦蕩,就不會提心吊膽、擔驚受怕。反之,無視法律約束,作奸犯科、違法亂紀,即使躲過一時,內心也時刻擔心東窗事發,惶惶不可終日,何談快樂?
對于一名軍隊的黨員干部來說,這“法度”也不只是法律,還包括黨紀、軍紀和組織的教育管理監督。
有一個經商的朋友曾羨慕地說:黨員干部有組織管著真好。我問:何出此言?朋友說:有組織管著,只要你愿意接受組織的監督,他就會在你萌生邪念的時候給你敲敲鐘,在你欲入歧途時給你拉拉袖,你的言行舉止就過不了法律這條底線,你的舉手投足就會時刻有底氣,你就不會時刻擔心著自己是否違法犯罪而誠惶誠恐……
朋友只是個商人,但他的話,印證著“畏法度者快樂”的古訓。只可惜,徐才厚等眾卻不信不屑或者不記得了。當他們自視特殊,認為自己不需要監督也不接受監督時,就會利欲熏心、無法無天,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不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他們以為不接受組織和人民的監督就是自由,到頭來只能是喪失最基本的自由;他們以為為所欲為就是幸福,到頭來只能是蹲在囚牢中想象幸福。
常說,當官要有好官德,做人要有好人品。這是對的。但在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單靠個人為官修養還不太夠。倒是坦蕩地接受組織的監督,似乎來得更安全些。至少,可以讓你的掌權用權更加謹慎,幫助你走得更穩也走得更遠,不至于有一天濫用權力,冒失地闖進法律的禁區,最終傷人傷已身陷囹圄。
刻銘記著“畏法度最快樂”,我們才能在法度的天空自由飛翔。
【本網責編 付亞男】
|
相關熱詞搜索:法度 底線 |
上一篇:如果鐵匠能通過正當途徑當干部 |
下一篇:《中韓領事協定》的簽署水到渠成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