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2日電視電話會議上,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宣布,從即日起至年底,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集中開展“獵狐2014”專項行動,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全力打贏境外追逃這場硬仗,堅決捍衛法律尊嚴,堅決維護人民利益。(7月22日 新華網)
緝捕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事關國家法律尊嚴。一些外逃嫌疑人牽涉腐敗犯罪,將他們捉拿歸案,有助于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可以預見,“獵狐2014”專項行動的實施,對那些“外逃貪官”將是一個嚴重打擊,對那些企圖外逃的官員也是一種有力震懾。
“外逃貪官”歷來受到各方關注。追逃追贓歷來是我國反腐敗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也是遏制腐敗蔓延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執法等相關部門加大了對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的追捕追贓力度,一大批外逃的犯罪嫌疑人被緝捕歸案。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統計,2008年至2013年,共抓獲在逃貪污賄賂犯罪嫌疑人6694名,其中,2011年,抓獲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1631人,追繳贓款贓物計77.9億元;2013年抓獲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762人,追繳贓款贓物計101.4億元。
境外追逃追贓與國內懲腐辦案同等重要。因為境外一旦成為貪官的避風港,就會嚴重削弱國內反腐敗工作的力度。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只有加大境外追逃追贓力度, 無論犯罪嫌疑人逃到哪里,也無論逃了多長時間,都要堅持不懈地將他們緝捕歸案,決不讓腐敗分子逍遙法外,才能打消外逃貪官的僥幸心理,發揮反腐敗政策措施的懲戒作用,形成“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震懾效應。
加大境外追逃追贓力度是一個系統工種,它不僅需要合適的方式方法,更需要國內多部門的協調和國際間的合作。一方面,要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給權力涂上防腐劑,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防逃控逃追逃工作長效機制,加大追逃追贓力度。這樣,才能斷了官員貪腐外逃的念想,給百姓以反腐斗爭的信心。
【本網責編 付亞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