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府大院“寒磣”與廉潔勤政有關嗎?
背景 :一組關于溫州文成縣府大院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內被頻頻轉發。照片中,陳舊的樓面、木質的地板、手扯的開關……讓不少網友驚訝,“沒想到現在還有這么‘寒磣’的縣府大院。”據了解,這個縣府大院內除了一幢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主樓外,其余建筑基本上為磚木結構的兩層小樓,有的建于解放前,有的則建于五六十年代。
新京報發表王景曙的觀點:文成縣是浙江“全省26個欠發達縣中的6個重點欠發達縣之一”。對應其嚴重薄弱的經濟實力,文成縣政府大院的糟糕境況,似乎并不值得過多驚奇。以文成縣做法,目前我們也僅能認定他們只是沒有在辦公樓上過多投入,更科學的評判還需要結合其財政支出結構,包括“三公”經費,教育、醫療、住房等各項民生保障支出,到底有沒有切實將錢花在改善民生上。“寒磣”辦公樓也不能說明地方政府就一定將民生落在了實處,“點贊”前確實應該靜而觀之。
華商報發表高亞洲的觀點:將寒磣與廉潔直接等同,可能有失偏頗。這并非是惡意的揣測,現實社會中,穿著樸素的貪官我們見得還少嗎?比如,河南盧氏縣縣委一直居于土坯房大院中,但原縣委書記杜保乾卻因受賄及賣官,鋃鐺入獄。我們固然需要對一個奢華的政府大樓說不,但顯然不是要回歸到毫無講究的寒磣,廉潔奉公下的樸素,或許是最值得擁有的政府大院情懷。于此而言,政府大院的“寒磣”,并不能禁得起過多地解讀,而一擁而上的贊美,也并不是最貼切的禮贊,對政府官員勤政廉潔評價,應當有更科學的評價標準。
小蔣隨想: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說明,評判事物不能光看表面。從這一角度,破舊的文成縣縣政府大院與當地官員是否廉潔、行政形象的好壞也沒有直接關系。站在群眾的角度,評價政府的效能,一方面要看當地的社會與經濟發展狀況,另一方面則看干部服務百姓的態度。目前,我們只知道隸屬溫州這個經濟較發達區域,文成縣在浙江卻是“重點欠發達縣”。至于文成縣的干部服務水平,只有當地群眾才有發言權。可從常識來看,欠發達卻服務好的可能性有多大?文成縣的政府大院很“寒磣”,只能說明該縣沒有在政府大院(還不一定包括所有政府性樓堂館所)的建設上“窮折騰”,僅此而已。
整治“紅頂中介”,咋治傀儡的后臺?
背景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黨組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要“簡政放權,釜底抽薪”,消除行政審批“灰色地帶”,整治“紅頂中介”。何為“紅頂中介”?就是“戴市場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業的票子、供官員兼職的位子”的單位或機構。
新京報發表觀點:某地稅務局要求一家企業做財務報表,卻指定一家會計事務所,若不在該所做報表,年審就不給過。最終,企業在付出了1萬多元的代價后,總算通過了年審。本質上講,“紅頂中介”不過就是個“二政府”。一些地方企業辦事的手續看似少了,受到的牽掣卻一點沒少,隱性的壟斷收費似乎更多了。來之不易的改革紅利,就這樣被“紅頂中介”的怪胎重新吞噬。根據調查,這些協會、事務所,不少都以服務費、會費、咨詢費等名義向主管部門“進貢”,還有的租賃政府機關的門臉辦公,依靠高房租、超額水電費來“分紅”。出路何在?只能更堅決地出手,砍掉政府身上那一對“隱性的翅膀”。一條翅膀是社會組織,必須回歸公益,解除不必要的掛靠,回到行業協會的本位上。一條是各類或明或暗的企事業單位,大多數都沒什么存在價值,必須徹底交回給市場,讓企業自主選擇去哪里開報告、做資質。
小蔣隨想:說白了,如果不去“紅頂中介”,有些牽扯行政的事項就是辦不下來。辦事者明明知道這是中介與某些行政者串通而為、合伙撈取不義之財,卻也只能乖乖就范。問題的關鍵還是,權力者有“卡脖子”的能力,一些所謂的放權“水分”不小,一些“吃拿卡要”性的實權在以另一種形式實現。“紅頂中介”不過是傀儡,是不當行使的權力的斂財工具。單純打擊“紅頂中介”恐怕難以觸及病根兒,如何約束并監督耍賴并濫用的權力才是核心。
【本網責編 付亞男】
http://www.viphb.cn/uploadfile/2015/0119/thumb_150_105_2015011902412827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