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9月19日,2013年“金達萊之夏”廣場群眾文化活動——快樂延吉大舞臺完美落下帷幕。從今年的5月31日首場演出至今,快樂延吉大舞臺已經演出100場,演出節目800多個,參演人數達8000余人,參與觀眾40余萬人次。延吉以“快樂延吉大舞臺”為載體,帶動了全市的廣場群眾文化活動蓬勃興起,在全市掀起了一陣“廣場文化”熱,促進了各族群眾文化交流,全面唱響服務群眾、引導群眾、幸福群眾的“三部曲”,向世人奏響文化惠民的最強音。
在快樂延吉大舞臺上,沒有明星大腕,沒有華麗舞美,這里的主角,都是來自街道社區的群眾、鄉鎮農民、在校學生、駐地官兵等“草根明星”,他們用自己的歌聲、舞蹈,演繹幸福,抒發快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精彩背后,是“草根明星”們的黙黙付出。近日,延吉新聞網走近這群“草根明星”,用鏡頭捕捉他們的精彩瞬間,用文字揭開鏡頭背后的故事。
2013年 與快樂大舞臺擦肩而過
2013年8月8日18時30分,已經換好演出服,精心妝扮的戴艷華和她的隊友,一同望著窗外的雨犯了愁,因為離快樂延吉大舞臺開演時間僅有半小時,然而大雨有可能讓今晚的演出停演,要知道她們為了這一天,已經苦練了近一個月,每天朝五晚七,精心排練了三個節目。18時40分,舞臺負責人打來電話,稱由于天氣原因,今晚的大舞臺演出停演。放下電話,戴艷華不敢回頭看,因為她知道,身后有十幾雙同樣失落的眼神,曾經感覺離大舞臺夢想那么近,甚至都可以感受到鎂光燈打在身上的溫度,然而這一刻,一切都變為泡影,像天邊的云朵,云卷云舒,卻隨風飄去……

戴艷華帶領隊員練習柔力球 金鑫 攝
2013年9月26日,在曾經的快樂延吉大舞臺舉辦場地——延吉市青年廣場,河南街道同心健美隊表演者們意氣風發,此時此刻,他們活力四射,酣暢淋漓地展現自己,他們,不僅贏得了掌聲,也圓了自己多年的舞臺夢想。
最終,她們以總成績第二名的佳績,榮獲延吉市群眾健身風采大賽最佳風采獎。或許,大家并不知道開篇提起的戴艷華是何許人,也不知道她與同心健美隊有著怎么樣的故事。接下來,記者就帶您走近這位有著傳奇人生的“戴姐”——戴艷華。
1997年 屋漏偏逢連夜雨
當時剛過40歲的戴艷華是延邊醫院附屬醫院幼兒園的老師,家有一個快中考的兒子,丈夫工作穩定,親戚朋友圍繞身邊,十分幸福。然而人生與她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她被查出患有惡疾,如果不及時醫治,將會有生命危險。一向是“女強人”的她,為了不給家人添麻煩,強忍心中對死亡的恐懼,與丈夫一同轉院至長春接受治療。

同心健美隊正在晨練 金鑫 攝

戴艷華臉上總是掛著笑容 金鑫 攝

住院期間,戴艷華收到了來自家人的鼓勵與支持 金鑫 攝
“當時恰逢端午節,在那樣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我卻要在異鄉接受手術,心中五味雜陳,說不出是什么滋味,幸好有家人的支持,陪我一起度過難關。” 戴艷華回憶到。住院期間,戴艷華收到了來自家鄉親人郵來的五彩線和裝滿濃濃愛意的信,有兒子的、侄子侄女的、兄弟姐妹的……至今戴艷華還將這些信箋收藏于家里,如視珍寶。
在醫療單位工作的戴艷華,多少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她深知這個手術的風險性及術后放療帶來的多種不良反應。堅強樂觀的她,在上手術臺前慌了神,她將陪護在身邊的丈夫支開,一個人跑到醫院的花園里放聲痛哭,將所有的壓力都釋放出來,“我不是神,我也是人,我也害怕死亡和疼痛,但是我有個快中考的兒子,我不能給他帶來壓力,我還有好多未完成的心愿,我還想繼續前行……”提起這段回憶,戴姐的眼圈微紅,談話一度中止。
就這樣,戴艷華接受了手術,并回到延吉進一步治療。當身體剛有好轉的時候,又一個噩耗降臨:兩位親人突然離世!一夜之間失去兩位手足之親,這一次,她被徹底擊垮了。那段日子里,她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她足不出戶,終日望著窗外,神情恍惚,甚至想到了以死來了卻此生。
1998年 練拳重新拾回往日堅強
由于重病纏身,戴艷華早早辦理了病退手續。沒有了工作,失去了至親,遺落了希望,身心疲憊的戴艷華幾近崩潰。此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接觸到了太極拳,由于太極拳講究的是氣沉丹田、力度均勻,在練拳過程中,逐漸地放空自己,沉淀心境,并且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與這些朋友“話療”期間,她漸漸走出了心理的陰影,身體有了明顯的好轉。

戴艷華參加比賽時的照片 戴艷華 供圖

戴艷華為記者展示自己精心整理的個人簡報 金鑫 攝
由于練拳地點離家過遠,戴艷華便在家附近的布爾哈通河畔練習太極拳。許多晨練經過那里的老人看到了身子瘦弱,卻招招剛勁有力的戴艷華,便懇請她帶上老人一起練拳,戴艷華爽快地答應了她們的要求。為了當好“老師”,戴艷華自己購買了教學光盤,在家潛心研究拳法,但是幾個月下來,老人們連基本的拳法都沒有學會,這讓熱情高漲的戴艷華有些失落。但是每當她想放棄的時候,看到老人們真誠的眼神,認真的態度,她就遲疑了,“他們渴望健康就像當初我渴望生命的一樣,誰都會有老的那一天,他們已經把學拳當成每天最大的樂趣,我還有什么理由退縮呢?” 戴艷華感慨地說。
從此之后,戴艷華帶領著這群老人組建了一支健身隊伍,取名同心健美隊,寓意為同心、童心、同德、同練、同樂,不論男女老少,不收一分錢,嚴寒酷暑,每天清晨堅持在河畔練拳。
隊伍逐漸壯大,從事過幼師工作的戴艷華開始學習教育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并參加各類體育健身培訓班,同隊員一起創立了自己的隊歌、隊旗和網站。豐富多彩的健身生活,為她開啟了另一片廣闊的天空,重新拾起久違的自信與堅強。
2006年 政府雪中送炭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戴艷華帶著她的健美隊從最初的十幾人壯大到了近百人。然而“分文不收”的隊伍沒有經濟來源,陳舊的設備,艱苦的訓練環境讓她的隊伍一度陷入了發展的瓶頸。
2006年6月,延吉市政府進行河道整治和美化工程,此時的河道沿岸,施工正在緊張進行,挖掘機、大卡車來回穿梭。然而戴艷華依然堅守在“工地”上,帶領著隊員進行晨練。某日清晨,州委常委、延吉市委書記金永默路過施工現場,看到了在“工地”中認真晨練的人群,便上前詢問。在初步了解到隊伍的情況后,金書記現場辦公,當即解決困難,并為他們在“工地”上開辟了一塊訓練場地,讓老人們的晚年生活不因施工而打折扣,這讓戴艷華的心中燃起了希望。
就這樣,在市政府、市水利局、市文體局、街道社區等多重關懷和支持下,戴艷華和她的同心健美隊不斷地開拓創新,學習新的健身項目,將最初單一的太極拳擴展為太極扇、太極劍、健身秧歌、柔力球、廣場健身舞等40余種健身項目。
如今,不僅戴艷華個人連續獲得了全國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和群眾體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她的團隊也在省、州 、市各級比賽中屢創佳績,受到了延邊日報、延邊晨報、老友報、延邊電視臺、吉林守望都市等多家新聞媒體的關注。
別人眼中的“小戴” 不是黨員勝似黨員

翟大娘正在練習柔力球 金鑫 攝
翟大娘是隊伍中最年長的一位隊員,她今年已經81歲高齡了。提起戴艷華。翟大娘熱淚盈眶,“我跟她練拳已經十多年了。我們都叫她小戴,小戴一路走到現在挺不容易的,她患有重病,但一年如一日地堅持帶我們打拳。我們老了,胳膊腿兒都不靈活了,學起拳來特別費勁,可小戴并沒有拋下我們,依然耐心地教我們。”翟大娘說,有一次,大家偷偷地集了點兒錢,想讓戴艷華換身新的練功服,可她得知此事之后,非常生氣,不但把錢都退給了大家,還嚴厲地批評他們,“再這樣就不帶我們‘玩’了!我是一名老黨員,可我真是自愧不如,她雖然沒有入黨,但她比一名黨員還要嚴格地要求自己。”
“小戴”的稱呼,拉近了她與隊員們的距離,在同心健美隊中,有許多風雨兼程,陪她一路走來的老隊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渴望生命的旅程中,是健身讓我重獲新生,我用這份來之不易的健康,帶動更多的人找回快樂、找回自信,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 戴艷華如是說。
【編后語】次日凌晨5點,城市還沉浸在睡夢中,踏著薄薄輕霧,記者來到了戴艷華的晨練場地。不遠處,記者看到了一群整齊劃一,正在練習柔力球的隊伍,隊伍中央,一位“一身紅”的大姐,惹人注目,拋球、接球、轉身、運球,動作一氣呵成,沒錯!她就是我們可敬可愛的戴姐。
記者忍不住上前抱了抱眼前的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大姐,頓時間,心頭一緊,眼眶有些濕潤,這樣一位瘦弱的大姐,竟然克服了重重磨難,笑對人生,并守望著他人的希望。采訪間,記者親切地稱呼戴艷華為大姐,她總是打趣到,“這丫頭,我都已經是阿姨輩兒了,還叫姐,都把我叫年輕了。”隨后便哈哈地笑起來,可是記者還是喜歡叫她戴姐,就好像隊員喜歡地稱她為“小戴”一樣。
采訪臨近尾聲,天邊掛起了一抹朝陽,如同戴艷華燦爛的笑容,沁入心田。真誠地祝福戴艷華及她的同心健美隊,繼續在廣場群眾文化的舞臺上,練出美麗、舞出健康、跳出最美夕陽紅。
http://www.viphb.cn/uploadfile/2013/1010/thumb_150_105_20131010080217568.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