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敦化市委書記唐文忠開了“唐文忠的小店”,為敦化官方直營的土特產品代言,已經有了28個分銷商,這28個分銷商又發展了80多個三級分銷商。
唐文忠開的這家“唐文忠的小店”,售賣的不過是一種“領導觀念”,主要是通過這種形式,激化地方干部群眾重視電商銷售,把體現敦化特色的土特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而作為“老板”的市委書記既不收一分錢加盟“傭金”,也不從銷售收入中獲取任何利益,甚至“不用打理”,僅在朋友圈里轉發一下而已。
顯然,誰都能看出市委書記開網店并不是為了個人賺錢,或者說并不是為追求個人經濟利益去做網店“老板”,更像是敦化地方特色產品的“形象代言人”。但是,作為地方“一把手”利用開網店這種形式來“兜售”自己的執政理念,盡管出發點有“天地可鑒”的光明磊落,但卻不是人人都可理解的,更不可避免會受到“誤讀”甚至導致極其不利的負面示范作用。
雖然唐書記有言在先,不會從所開網店中獲取任何“傭金”,但實際上這依然是商業行為,而國家明確規定公務員不準經商,市委書記開網店本身就“涉嫌違紀”。因為網店的老板是市委書記,紛紛加盟的“二級經銷商”或“三級經銷商”,很大程度上,既是看在“總經銷老板”的市委書記身份,加盟者也未必都是完全的商人,很可能既有下屬部門的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也不可能都會像市委書記這樣甘愿無償為地方土特產名做“代言”,很難保證不會有某些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拉大旗做虎皮”,以做市委書記“二級經銷商”的幌子通過權力尋租謀取私利。即便公職人員成為市委書記“老板”的二級經銷商通過正常商業行為獲取利潤,顯然也是違紀行為。
公務員開網店是否存在謀利,并不影響其商業屬性,而公務員經商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行為,盡管市委書記開網店,無論出發點還是目的都與個人私利無關,對于推動地方電商發展和將地方土特產品打出去,以及促進地方領導干部觀念更新都很有實際意義,但用開網店來實現這些良好愿望顯然不是最佳選擇,由此所帶來的負面示范作用既不容小覷,也是包括唐書記在內誰都不愿意看到的。“市委書記開網店”不必惡評,但也應該認識到,這既不值得復制,更應“適可而止”。 (安徽 朱永華)
http://www.viphb.cn/uploadfile/2015/1119/thumb_150_105_20151119024300298.jpg
|